全国空降24小时服务平台_附近人100块钱,最新全国茶楼app,400元3小时上门二维码

首页>媒体声音
粮食科技“国家队”持续上新
2025-07-17 【字号:
  (本报记者:赵瑞华)科技创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动力。12日开幕的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以下简称“交易大会”)上,一大批新科技、新装备集中亮相,全面展示近年来我国粮食科技创新成果。  
  端上餐桌的全谷物燕麦奶、青稞开花馒头、全麦豆沙包、糙米烧麦,守护质量安全的“五位一体”绿色储粮体系、粮食检验检测技术,应用于粮储作业的智能化无人检测系统、移动式粮食应急加工成套装备......全链条科技成果的集中展示,让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的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粮科院”)展区“星光”璀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指出,本届大会突出科技创新,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探索??萍际堑谝簧Γ蠡岜终庖焕砟?,为满足科技成果交流需求,扩大独立参展企业展区规模,现场展示工程技术类特色产品和场景应用,集中呈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在绿色储粮、全谷物健康食品、智能粮机装备、粮油品质营养、无人自动检化验系统等方面的新成果、新突破,多角度呈现中储粮集团、中粮集团和广大涉粮院校、粮食企业、粮机企业在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就业等方面最新实践,推动科技兴粮、人才兴粮成为全行业普遍共识,引导更多资源力量投向粮食产业提档升级的进程当中。
  以科技支撑消费升级 让餐桌消费更健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从“吃得饱”逐步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转变,更加关注食物的营养价值。   
  近年来,全国粮食行业积极顺应居民膳食结构优化趋势,开展粮油营养健康相关技术研究,推动全谷物技术创新、低升糖指数食品创制、杂粮食品开发,不断优化粮油产品供给。
  2024年12月,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4—2035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相关部门大力推进全谷物科技创新。
  在粮食交易大会粮科院展区,一排高纤维馒头、面包、油莎豆奶等特色食品旁围满试吃人群。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油加工研究所副所长刘明告诉记者,这次大会展出的一些高纤维食品都是首次亮相。过去麦麸、米糠添加在面包后口感很粗糙,现在通过生物技术联合物理改性加工技术,在保留营养的同时实现柔软口感?!?/span>
  首次推出的全谷物燕麦奶,成为品鉴区的“顶流”。据介绍,植物基奶无乳糖、高纤维、低固醇、低碳环保,市场潜力巨大。在燕麦奶产品中使用全谷物燕麦原料,有助于提升全谷物消费、丰富消费者选择。
  针对全谷物燕麦奶加工技术及产品处于空白,全谷物燕麦奶口感风味不良、稳定性差等问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科研团队创建了“中国燕麦品质地图”,优选对进口燕麦原料的国产燕麦替代品种;构建“生物酶解﹣循环湿磨均质化﹣动态高压微射流联用”全谷物燕麦奶专用稳态化物料加工及全谷物燕麦奶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突破了全谷物燕麦奶加工技术和产品空白,丰富了消费者全谷物食品的选择,提升全谷物消费,助力推动"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谭斌向记者介绍,燕麦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已跃升至第二大植物基饮品原料,国内燕麦奶市场潜力巨大。
  除了燕麦奶等,参展企业还带来了糙米烧麦、青稞开花馒头、黑松露青稞酥饼等全谷物健康食品。
  “目前青稞开花馒头正式开始线上销售,下一步通过全谷物认证打造系列产品,聚焦家庭餐桌消费,为居民消费提供更加健康、更加营养的全谷物产品,”与粮科院开展产学研合作的谷道粮心食品公司负责人吴聪表示。
  记者注意道,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物产品不但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粮食交易大会,许多产品也已经投入市场、摆上货架。
  面粉、挂面加工龙头企业金沙河集团已开发了超过20种全谷物产品。金沙河集团工作人员刘笑微表示:“长期以来,由于生产工艺、苦荞口感等多种原因限制,市场上并没有使用100%荞麦粉,生产出的100%荞麦挂面。我们通过反复试验,今年开发的100%荞麦挂面新品,销量非常好。我们确实感受到,消费者对挂面产品健康化、功能化的需求不断增加。我们也认为,全谷物产品的开发前景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广阔?!?/span>
  “粮食产业正经历从量到质的深刻变革?!?谭斌告诉记者,今年粮交会的展出产品中,全谷物产品的占比增加,也说明健康消费升级正推动粮食产业的发展。我们希望打通全谷物需求端与供给端的堵点,改变消费者‘不愿吃、不愿买’,企业‘不愿产’的局面。从目前的局面来看,推动全谷物食品供给和消费实现动态平衡是有成效的。”
  以科技护航质量安全 让“大国粮仓”更稳固
  守好管住“大国粮仓”,要数量、质量并重。保障入库粮食的质量安全,同样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护航。
  记者在粮科院展区看到,一套智能化的粮食无人检测系统已经在多地粮库、加工企业、质检机构投入使用。 
  据介绍,该智能化无人检测系统集成混匀分样、杂质检测、稻谷制样、质量监测、粉碎、安全监测、包装备样、余粮收集八大智能???,能够实现粮食从扦样后混匀分样、前处理及检测的全流程智能化操作,适用于小麦、稻谷、玉米、大豆四大粮种质量指标与安全指标的一站式无人化检测。
  “检测系统覆盖小麦、稻谷、玉米、大豆四大粮种,13项质量指标、6种常见毒素、4种重金属、4中农药残留指标;批量连续监测,全流程不超过30分钟,质量指标检测仅需10分钟。”粮科院高级工程师赵东海介绍说。 
  除了智能快速检测之外,该系统还能够实现数据实时上传云端,对接粮库等单位管理系统,破除“数据孤岛”。同时,该系统还可根据场景需要,进行??榛┱股杓疲С侄缘鞍字?、脂肪、湿面筋、淀粉等品质指标的检测。  
  粮科院展区一角,有序排列的玻璃瓶装、所料瓶装、纸筒装的“神秘物质”。
  “这些都是我国粮油指标检测中需要的粮油标准物质,所谓的标准物,对于待检测的样品来说,它就是各项指标数据需要对标的‘标尺’?!绷缚圃貉芯吭惫υ樯芩?。
  目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拥有资质认定检测能力538项,是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质量兴农战略、优质粮食工程,以及为国家物资储备计划提供检验检测技术支持的骨干力量。 
  近年来,针对目前我国粮油卫生指标检验中,由于缺乏自主研制的粮油等标准物质,而导致的检测监测成本高、结果可溯性、统一性难以保障等问题,粮科院创建了集"高纯度固体标物﹣高精准溶液标物﹣高质量自然污染基体标物"粮油标准物质研制体系,研制了一系列不同基质,不同种类,不同量值的粮油质量安全系列标准物质100项以上,获国家有证标准物质授权证书75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7项),填补了相关粮油国家标准物质空白,为我国提供了国产、经济适用的标准物质,在确保粮油检验量值统一和可溯性方面社会效益显著。
  智能化无人检测系统的应用,粮油质量安全标准物体系的完善,守好了粮食入库的质量安全关。那么对于因极端天气、储藏不当等因素,已经出现的劣变的粮食又该怎么进行消化利用?粮科院的相关科研团队也有“点石成金”的“科技之钥”。
  针对饲料原粮及粮食加工副产物中真菌毒素污染严重,且传统处理方法存在效率低、破坏营养、高值化利用途径缺乏等痛点,粮科院科研团队提出并构建了一套安全高效的真菌毒素生物降解与资源化利用综合解决方案。 
  “我们以绿色安全高效的生物脱毒为技术内核,研发了用于饲料添加剂、饲料加工、 DDGS 生产的高效脱毒菌制剂、高效脱毒酶制剂,以及固态发酵原位降解技术,可有效解决毒素超标农副产品安全处置难题,全面提升饲料安全水平与资源利用效率,有效满足行业对于污染原料变废为宝、实现高值化利用的迫切需求。”郭宝元表示。
来源:粮油市场报
 2025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