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24小时服务平台_附近人100块钱,最新全国茶楼app,400元3小时上门二维码

首页>媒体声音
聚合力 添动力 谱写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5-07-15 【字号:
  盛夏时节的辽沈大地,粮田广袤,生机盎然,处处涌动着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活力。
  7月12日,以“粮安天下聚合力、产销融通促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在辽宁沈阳开幕,大会依托东北粮仓,是粮食行业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务实举措。盘锦、朝阳分会场分别举办乡村振兴产业博览会、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大会。展览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4000多家企业、2万余名行业代表参展参会。同期举办第五届全国脱贫地区优质特色粮油产品展销会,为340个脱贫县、674家合作社和企业安排优质展位,助力脱贫地区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是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强调,粮食产业是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又是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推动粮食主产区由“产粮基地”向“产业高地”演进,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文章是应有之义。
  当前,我国粮食产业蓬勃发展,“十四五”优质粮食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基本完成,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政策发力 粮食全产业链做大做强
  推进粮食流通提质增效,是巩固拓展优质粮食工程成果、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顺应粮食产业发展规律,注重全链条谋划产业布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粮食资源—产业优势—经济动能”转化,促进粮食价值增值,农民实现增收。
  近年来,各地健全制度机制和配套政策体系,建立“省负总责、市县组织、企业实施”工作机制,因地制宜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促升级。辽宁省加快构建“辽宁好粮油+区域公共品牌+企业产品品牌”品牌创设机制,全力提升“辽宁好粮油”品牌形象,通过推动精深加工延链补链,筑牢从田间到餐桌的坚实产业基础。新疆已将“粮食和食品加工产业”纳入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机制,聚焦粮食产购储运加销各环节,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河南省先后出台本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和产业支持政策,为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此外,各地积极深化产销合作,促进粮食产业发展?!氨绷改显恕焙诵氖嗯α赡∮肓甘持飨虾J星┒氨绷改显恕卑踩芰ν缃ㄉ韬献骺蚣苄?,畅通通道保障粮食流通,构建高效协同产销体系。内蒙古以“政府推动、部门协调、市场主导、企业运作”为原则,加强省际间合作,全方位搭建产销协作体系。此次交易大会上,内蒙古与四川签订粮食产销合作协议书,助推粮食走出去?! ?/div>
  品牌赋能 优质粮油产品遍地开花

  

  各地借助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深入推进品牌形象享誉全国。走进东道主辽宁省展厅,“盘锦蟹田大米”“朝阳小米”“十月稻田红小豆”“铁岭玉米”等一系列“辽宁好粮油”产品集中亮相?!芭探醮竺住逼放萍壑盗嗄晡痪尤竺桌嗲傲?,铁岭市昌图县挖掘“黄金玉米带”区域潜力,不断增强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其他各地优质粮油特色展区、全国脱贫地区消费扶贫展区和国际展区,人流攒动、产品琳琅满目?!凹执竺住薄八纤彰住薄捌肼沉赣汀薄疤旄擞汀薄吧轿餍∶住薄肮阄飨忝住薄敖捍竺住薄懊涝チ赣汀薄巴蠲懒赣汀薄案纺虾谥ヂ橛汀薄坝诙几晃竺住钡攘甘城蚱放啤捌刖邸北窘齑蠡幔收骨欣醋匀喔龉业目Х鹊戎诙嘤胖什肺颜咦ぷ愎郝?,优质粮油产品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充分彰显了粮油品牌蓬勃发展的独特魅力。
   
  强化标准引领,不断提升粮油品质,助力打造特色品牌。我国坚持以建立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平台为基础,以完善粮油标准体系和提升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能力为支撑,近年逐步实现优质粮油产品质量安全全流程追溯。湖北省制定推行“荆楚粮油”等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建立“江汉大米”核心示范基地,确保源头上的产品质量。盘锦市将推广应用二维码技术作为“盘锦大米”生产过程和质量信息的载体,实现生产、包装、检验、运输、销售全程追溯。
  优产优储是品牌发展建设的重要基础?!笆奈濉逼诩?,各地因地制宜建设优质粮源基地,促进优质粮食订单收购。粮食仓储企业积极参与实施高标准粮仓建设、老旧仓房升级改造,绿色储粮条件不断改善,通过推广应用控温、气调、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等绿色储粮技术,保证粮食储藏品质更加绿色优鲜。湖南省采用“示范企业种植基地+农户”“示范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大力发展订单生产,做好优粮优产。四川省充分发挥智能化粮库和低温绿色仓容优势,确保粮食储得好、品质靠得住。
  据本刊了解,“十四五”期间,各地塑造树立了一批优质粮油品牌,汇聚壮大了一批粮食产业集群,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加强。依托国家粮食标准建立完善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培育区域品牌,加大宣传营销力度,精心打造34个省级粮食区域公用品牌,引领带动897家优质企业品牌共盈共荣,向消费者推荐优质粮油产品品牌3948个?!?/div>
  科技加持
  粮食产业发展新动能势头强劲
  科技创新是本届大会亮点之一。当前,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造强国战略,粮食行业科技发展蓄能显效。刘焕鑫指出,推动科技兴粮、人才兴粮成为全行业普遍共识,引导更多资源力量投向粮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进程当中。
 
  在粮机展区,工作人员将50g的小麦放入“谷物品质分析仪”中,仪器很快就给出了一份详细的检测结果,“不完善?!薄吧苛!薄捌扑鹆!薄吧沽!钡戎副暌荒苛巳??!罢饪畈反钤亓斯任锿夤厶卣骷觳馑惴?,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实现了不完善粒等指标的自动化快速检测,具有明显的效率和精准度优势”,工作人员介绍道。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在“五位一体”绿色储粮技术、全谷物健康食品、智能粮机装备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新成果、新突破?!叭任镅嗦竽碳庸す丶际酢蓖黄屏巳任镅嗦竽碳庸ぜ际鹾筒房瞻?,助力健康消费??蒲а芯吭菏紫蒲Ъ姨繁蟊硎?,因地制宜发展全谷物产业,既可以推动粮食节约减损,也促进居民营养健康消费。
  据悉,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大力推动粮机先进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大力推广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粮机装备,增强粮机装备制造业竞争优势。今年抓住“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时机,推动粮机装备更新升级,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重点支持成品粮油加工、主食加工、粮食深加工等设备更新,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广应用。“十四五”期间,共实施粮机升级改造项目1057个,推广应用粮机装备约3.3万台(套)。
  来源:2025年第7期《中国粮食经济》